茅台批發價連環插水 專賣店蝕本黃牛炒燶

經濟脈搏

撰文: 陳建錫

發布時間: 2024/06/14 13:08

最後更新: 2024/06/14 17:35

分享:

分享:

茅台批發價連環插水。

隨著內地社會消費降級,被視內需一大指標的貴州茅台,近期批發和銷售價格持續下滑,令不論是專賣店、二手回收商還是黃牛黨,都面臨著蝕本的問題。

按「今日酒價」網站統計,每瓶散裝飛天茅台的批發價在本月稍早跌穿2500元(人民幣,下同)後快速向下,端午節(10日)跌至2460元,周三(12日)跌至2420元,周五(14日)更出現了斷崖式下跌,逼近2200元。茅台集團周五緊急回應,稱關注到價格波動,強調公司現時的動銷正常。

作為A股市值最大的股票,茅台股價周五半日續跌近2%,過去一個月已累跌逾一成。

許多炒賣茅台黄牛已經扛不住價格下滑,開始集體離場。貴州貴陽的李女士4月份買車時被綑綁銷售買了36瓶飛天茅台,當時平均算下來每瓶成本接近3000元。她曾以來茅台很容易出手,但問了很多黃牛都表明不收,「5月份我傲嬌得要死,別人出10萬元都沒賣,沒想到6月直接崩盤,現在9萬元都賣不出」。

一名在廣東廣州經營著煙酒專賣店的店主表示,最近一周飛天茅台價格跌了差不多100元,目前散裝拿貨價不高,但她並沒有出手,因為去年6月份以2700元價格拿的貨還沒賣出去,「我們小店資金不雄厚,不敢壓太多」。前幾日一位朋友來咨詢,想通過她把手中的貨出掉,也被她勸住了。

內媒記者在二手平台閒魚上隨機詢問多名回收商,清一色的回覆是「目前不收茅台」,有回收商直言已快虧到倒閉。

酒業獨立評論人肖竹青指出,茅台酒價下跌有多方面的原因。一方面,房地產業上下遊產業鏈曾是茅台消費主力,隨著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,茅台需求量減少;另一方面,在大環境影響下,消費者的消費預期也在降低。此外,社會上有巨量的茅台庫存,隨著茅台降價,恐慌情緒蔓延,收禮人群開始拋售,供應量放大,需求量減少,導致酒價進一步下跌。具體到近期,618促銷期間,互聯網平台推出「百億補貼」等活動,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價格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